白云化工——以创新驱动构建行业健康生态
作者:幕墙工程网 时间:2017-05-13 09:09:12
【编者按】
近一年来,建筑用各种大宗原材料价格飞速上涨,给本已变幻莫测的建筑幕墙市场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仅就有机硅行业而言,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有机硅中间体DMC价格止跌反弹,从2016年7月初的14000元/吨上涨至现在的21500-22500元/吨,每吨单价上涨了7000元以上,涨幅达50%+。而有机硅整个产业链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且涨幅仍旧有持续攀升之势。变化之下,真金显现,务实、创新、实干的企业更能经得起考验,这也是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战略所带来的良性发展趋势。
得益于多年来构建的以科技创新、制造工艺、管理升级、品牌建设为基本要素的企业生态模式,白云化工保持着行业龙头企业应有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并做好上下游间“缓冲带”,为用户谋得了更多适应空间,与市场携手共同面对变化,构建行业健康生态,实现共赢!
2015年,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之际,白云化工曾提出“创新, 仅为超越自己”的生态模式;如今两年过去,白云化工依然基于此生态模式耕耘不辍,并有了更深刻的释义。
科技产业化:紧随国家战略,创新驱动
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不仅仅源于企业内在的利益驱动力及企业文化感染等内生动力,也源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等外在动力。因此企业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科技创新方向必须紧跟市场的需求、行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战略趋势,并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高效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白云化工核心企业文化之一,贯穿于白云化工的整个发展历程。早在成立之初,白云化工就建立了研发团队,与科研院所、高校展开了密切的协同创新。企业设有三个技术研发部门,科技发展部是核心部门之一,负责新产品研发,立足于中长期展开前沿性研究,上马科研项目;另外两个部门则分别承担建筑、工业领域的技术改进与技术创新。三个部门互为犄角,形成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的企业创新体系。
同时,白云化工实行“自创”和“借力”双轨运行,即市场驱动为导向下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和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创新模式。在这两种创新模式运行的支撑下,白云化工拥有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生产工艺,同时具备了战略性的技术储备,为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2016年度白云化工在专利和标准方面的建树
目前,白云化工拥有2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过50%,翘楚整个密封胶行业,仅2016年就申请了30多项专利,授权27项发明专利;同年,白云化工新主编及参编的国内标准23项、国际标准2项,截止至2016年底,白云化工负责主编与参编的的国际、国内及行业标准达到117项。近年来,公司紧随国家新兴产业战略发展,永追卓越,坚持优质供给、高端供给、绿色供给。基于建筑幕墙固有优势,在装配式建筑、系统门窗、高端内装及太阳能光伏、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工业胶领域同样收获了众多硕果。公司不仅先后推出国内第一款装配式建筑专用密封胶、国内第一款太阳能光伏双玻组件硅酮结构密封胶等领先产品,还与更多相关行业龙头企业达成了紧密合作,华丽地完成了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
生产智能化:引领密封胶行业步入“中国智造”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丧失、原材料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剧,行业内各企业的成本优势日益减弱。因此,通过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生产用高端装备及智能化运营水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行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早在2002年,白云化工自主研发成功了中国第一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硅酮密封胶全自动连续化生产线,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使我国硅酮密封胶生产方式实现“质的飞跃”!有人将之形象地形容为“从自行车一下子变成了汽车”。
此举不仅奠定了白云化工行业领头羊地位并持续至今,更助力密封胶产业从低端落后的传统化工业,逐步蜕变为智能自动化的先进制造业。
2015年,结合现有先进自动控制技术、机械装备技术,白云化工在原有生产线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智能化的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过程、出入库直至到达客户项目工地的全过程追踪,确保每支密封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及可追溯性。这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硅酮密封胶全新智能全自动连续化生产线,已成为新一代硅酮密封胶生产典范,有力彰显了中国密封胶新的智造水平。
随着市场对高端供给需求的不断增长,白云化工从年初开始就一直处于供应紧张状态。为了能满足客户的快速供货需求,公司不断改进、改造已有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又上马新的一条智能全自动连续化生产线,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总经理缪明松凭借着在密封胶生产方式突破与改进的卓越贡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管理信息化:应用大数据, 实现精细智慧管理
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有效利用。在具有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三大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源的综合运营能力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因此,如何以数据的信息化实现精确管理、以流程的信息化实现规范业务、以决策的信息化改善企业经营等已成为企业制胜于未来的重要法宝。
白云化工深知,信息即生产力。一直以来,白云化工坚持与时俱进,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竞争力。去年以来,公司陆续引入包括服务、客户、内控在内的全方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融合。
如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无人化生产车间;销售过程中的信息化:业务销售管理、人员管理等;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服务、质保服务、销售服务等;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信息化:50年极限测试的大数据积累、相容性实验的数据分析等,所有的这些大数据都可以用以指导企业运营,进一步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同时也实现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内部管理及技术服务等活动自动化,使公司能更高效地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切实提高用户体验。通过精细智慧管理,公司各项工作乘上了信息化快车,最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国际化:工匠之心,打造全球密封胶领袖品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2017年起,国家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这意味着国家品牌战略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意味着“中国品牌”将会成为国家的一张“名片”。
白云化工致力打造“全球密封胶领袖品牌”, 以“工匠之心”苦修内功,以“全球化”的视角定位发展战略,彰显中国品质,树立屹立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品牌典范。
公司一方面深入实施“走出去”方针,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通过海外展会、主题活动、设立海外办事处等高效组合拳,不断提升海外业务比重;另一方面,主动与国内优秀企业合作,学习借鉴成熟经验和管理模式,借船出海,共同打造优质的中国品牌形象,引领全球市场。
品牌国际化面临知识产权陷阱和风险。在国际化道路上,白云化工将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相关部门有机联动,高度重视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公司已在世界70多个国家完成商标注册与保护,并以海外市场战略导向合理布局PCT专利申请,为品牌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做好准备。
目前,白云化工先后与国际顶尖顾问公司、世界各地知名幕墙公司以及工业制造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等实现合作,不仅为众多知名建筑幕墙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纽约100大厦、中国驻孟加拉大使馆、新加坡电力局、越南岘港万豪酒店、菲律宾双龙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还成为飞利浦全球指定供应商,收获了持久的美誉度与忠诚度。
做中国品牌,更要做国际化品牌。白云化工将继续勇往直前,一步步实现“全球密封胶领袖品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