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城襄阳之首座高铁站房装配式幕墙工程初探
作者:幕墙工程网 时间:2019-12-01 21:12:14
前天,“湖北最美高铁”——汉十高铁(武汉至十堰)开通。今天,郑渝高铁北段(郑州至襄阳)开通。这两条新开通的高铁线路交汇在襄阳东站。
汉十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部地区与西北地区间的便捷联系通道,其中孝感至云梦段将纳入既有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云梦至十堰段为武汉至西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铁沿线经过黄鹤楼、炎帝神农故里、隆中国家风景名胜区、丹江口水库、武当山等风景名胜,连通武汉、孝感、随州、襄阳等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是一条黄金旅游观光线路,被称为“湖北最美高铁”。
郑渝高铁中段(万州至襄阳)贯通后,重庆到北京仅需6小时。
襄阳,自东汉刘表建城以来,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金庸笔下的《射雕》系列,更是给襄阳赋予了浓厚的武侠气息。现今的襄阳依旧不俗,GDP排名湖北第二,比旁边的十堰每年多出300个亿。
有幸在11月的最后一天来到了襄阳,这也是我第一次坐庞巴迪客机,小是小了点,但飞着还是很稳的。此行主要是探营由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完成的襄阳东站站房的内外装工程。先说说这个高铁站,她是全国地级市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高铁站房,也是湖北省第二大高铁站房。若论站房的总体体量,它和湖北最大高铁站房武汉站差不了多少。
襄阳东站作为郑渝高铁、汉十高铁的交汇车站,站房建筑面积79986平方米,站场规模9台20线。站房以襄阳“一江两岸,汉水之城”地域特色为灵感,主站房为线上高架站房,采用“桥建合一”结构形式。站房的正面朝南,整个造型似一座城门,采用了楚风建筑中“深出檐、高筑台”的风格特点,建筑整体由传统“工”字形平面演变而来,结合站房的整体式流线形体,打造“一江两岸”的建筑意向。
△ 视频:襄阳东站航拍(27″)
襄阳东站候车区域十分宽敞,根据设计的旅客负荷,最高聚集人数可达到4000人,高峰每小时旅客发送量可达到4500人,日旅客发送量最高可达22000人。候车区里的吊顶有天穹的感觉,灯光照明的设计也是按照“一江两岸”来的,但个人感觉,这个“天穹”完全可以实现“银河”、“星河”、“流星雨”等不同的照明主题。
站房的屋面结构为空间网格体系,屋面最高点标高为50.1m,幕墙最高点40m。站房的幕墙,大量使用了装配式的设计和施工。目测了一下,至少有四种不同类型的幕墙装配式:
①正面高架层斜面玻璃幕墙整体装配式;
②高架层斜面铝板包造型柱钢龙骨整体装配式;
③檐口造型吊顶铝板整体装配式(最大板块重6.7吨,面积250㎡);
△ 视频:襄阳东站站台檐口造型吊顶铝板整体装配(4″)
④高架层进站厅两侧面框架式玻璃幕墙龙骨整体装配式。
△ 视频:襄阳东站站台高架层进站厅两侧面框架式玻璃幕墙龙骨整体装配(15″)
同一项目利用了多种幕墙装配式设计和施工,这还是第一次见。这也解释了这么大体量的站房幕墙工程为何能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的部分原因。随着BIM技术的成熟,装配式设计和施工在建筑幕墙上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这应是大势所趋。
去的时候,襄阳阴雨嗖嗖,拍照效果不好,遂问项目设计负责人李鹏同学要了许多过程中的照片,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襄阳东站幕墙工程以多种装配式为特征的设计和施工的详细文章,也约好稿了,请等待些时间。
襄阳,是铁打的——白起、关羽、岳飞、李自成等曾在襄阳城鏖战。襄阳,是诗词烂漫的——半部唐诗在襄阳,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皮日休等名人在此诗作璀璨。尤以王维在此泛舟汉江后的《汉江临泛》,更是值得大家去品怀。当然,来的时候,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襄阳东站”。
(记者/唐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