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之下 | 方大建科——砥“疠”发力海内外 创新智造向未来
作者:幕墙工程网 时间:2022-06-10 11:49:04
编者按
奥密克戎下的幕墙行业之——方大建科:砥“疠”发力海内外 创新智造向未来
奥密克戎带来的影响
相较于之前的疫情,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染力更强,对防疫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增高。从今年1月开始,深圳发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其传染性强,呈多点散发态势。到今年3月,深圳11区发布通知,实行为期一周的全域静态管理。这是2020年以来,深圳面临的最严峻且复杂的情况。到今天,深圳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全体市民依然需要72小时内核酸,才能进入公共区域、搭乘公共交通。奥密克戎带来的一系列封控、隔离、居家办公,给深圳幕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主要表现在:
一、受疫情影响,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组织计划,现场停工造成了资本浪费和成本增加,销售产值遭受较大程度影响。同时,奥密克戎传染力更强,对公司各项目工地、工厂、办公区域的防疫提出了新挑战。
方大建科的业务遍布全国,多次区域性疫情爆发都对方大在全国的分公司及项目造成了程度不一的影响。深圳从今年1月份开始,便发现了首例奥密克戎病例,之后一直持续不断,到3月份达到高峰,深圳11区发布通知,实行为期一周的全域静态管理。方大建科在深的许多项目因此停工,造成了一定成本的浪费。
△ 方大建科东莞智能生产基地
方大建科位于东莞的智能生产基地,在此次奥密克戎疫情中就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工厂的地理位置位于东莞大朗、松山湖和东坑的交界,当时三镇都有疫情,离工厂最近的一例就在马路对面的小区。为了响应政府要求,并保证厂区内的健康安全,方大建科于2月25日开始对厂区实施全封闭式管理,直到4月2日才解封。期间东莞市还实施了为期一周的交通管制。封控期间,工厂材料紧缺,组装安装完成的幕墙产品无法运输,货物不断增多、积压在工厂里。公司产值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位于上海的分公司及幕墙生产加工基地,从3月封控到6月1日,接近3个月的封闭式生产。材料无法进入,货物无法运出,极大影响现场项目,上海分公司上半年的产值量锐减,影响了上半年的经营数据。
二、由于奥密克戎传染力强,各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更为严格,外人基本无法进入工地、工厂,工地严格按“白名单”要求进行管理,现场进度需要增加劳务人员数量时,根据政策需要有较长时间的隔离,导致劳务资源调配非常困难,成本高昂。公司的项目现场质量安全巡检也不得不改为线上巡检,质量安全管理的压力倍增。
三、行业供应链受到了影响。工程行业的供应链是一个缺一不可的社会系统完整生态,任何环节失衡都会对行业提出挑战。
四、海外项目订单执行受到防疫政策和物流因素的影响,项目进度不稳定。除了澳洲,由于方大在当地设有分公司,与客户能够保持正常业务往来,其他海外地区的项目基本没有办法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工作效率、效果大打折扣。异国的防疫政策与国内不一致,在海外疫情政策下保护方大员工的健康也是方大建科关注的问题。
砥“疠”奥密克戎 冲锋防疫第一线
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方大建科尽全力参与地方的抗疫,并作出多方面贡献。


△ 向南昌捐赠防疫物资
2022年3月份,南昌市出现奥密克戎病例,新冠疫情形势骤然趋紧。方大紧急采购12000套医用防护服捐赠给南昌市,医用防护服分别用于新建区、高新区、红谷滩区一线抗疫工作,第一时间为一线抗疫人员撑起“安全屏障”。

2022年3月13日傍晚,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市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要求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或居家办公,全市人员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活动,方大的物业为进一步按照政府要求进行封闭式管控,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一线值岗人员也换上了“天使白”大白装,做好防控卡口筛查、逐户排查宣传,同时承担起桃源社区核酸检测点的服务任务,奋战在防疫一线,为赢得战疫狙击战阶段胜利贡献方大力量。
△ 深圳国际酒店
2021年底,方大建科参与建造了深圳国际酒店项目,仅耗时55天,完成了其中5栋7层建筑和3栋18层建筑的11375块板块的安装任务。此项目具有医学隔离观察功能,为深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要求提供了保障。
营销发力海内外
△ 澳大利亚Seafarer
截至2022年5月,方大建科已中标22个项目。2022上半年受到春节假期及奥密克戎的冲击,中标的项目数量及中标金额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有所突破,接连中标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二期、36Wellington ST、Seafarers、VMCTC等多个项目,订单额远超去年同期。
△ 字节跳动后海项目

△ 济南尊
国内市场,方大建科在济南中标一幢高达326米的超高层项目——济南尊,中标全球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字节跳动的深圳后海中心大厦幕墙工程,这栋建筑由Ennead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颇具动感,方大建科继续保持着在高端幕墙领域的竞争力。
创新智造引未来
虽然上半年受奥密克戎疫情影响严重,方大建科依然秉持着“科技为本,创新为源”的企业宗旨,保持着对科技与创新方面的追求,在多个项目中应用装配式幕墙技术,提高了现场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并加大对信息化的利用,不断升级自主研发的PMS项目管理平台、MES生产管理平台、VPO供应管理平台等,打通各工作环节沟通节点,提高沟通、工作效率。
一、装配式幕墙技术
以此次奥密克戎疫情为契机,方大建科也进一步加快了对装配式幕墙技术的推进,在多个项目中贯彻装配式建筑的理念,实现在工厂预制安装,现场进行吊装的快速高效施工方式。例如,方大建科在深圳国际酒店项目中,承建的其中5栋7层建筑是装配式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在总承包单位的箱体制作厂安装完成,再整体托运至现场安装。施工高峰期,方大仅用10天时间完成了一共770个箱体的装配式建筑安装、发箱任务。在东莞OPPO研发中心项目等多个项目中,将项目裙楼的装饰条、装饰条铝板、采光顶、雨棚等框架式幕墙单元化设计,通过装配式幕墙技术的应用,减少现场劳务用工的压力,提高加工安装效率。
二、信息化与幕墙的融合应用
QAS质安管理平台
多年来,方大建科都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了八大信息管理系统——ERP财务管理系统、PMS工程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VPO供应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QAS质安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HR人力资源系统。其中PMS、MES、VPO、QAS系统,是方大建科根据幕墙特性,与系统供应商共同研发的管理平台,对设计、供应、生产、施工、质安等各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如今方大建科还在一直对这些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最近,方大建科的将考勤机与QAS质安管理平台进行对接,现在劳务工人上班就需要进行人脸打卡,进一步加强了方大建科的劳务管理能力。
三、自动扫描与BIM技术融合的数字建造
△ 湖北广电传媒大厦
为了更好地解决施工后的骨架与理论模型不一致的情况,方大建科自主研发了一种“自动扫描与BIM技术融合的数字建造”实施方案。首先建立骨架与幕墙的理论BIM模型,通过3D扫描技术将现场骨架扫描影像导入BIM模型进行比对,对于偏差较大的情况需进行逆向建模,根据实际骨架反推出幕墙表皮,对幕墙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再根据新方案组织下料、加工及安装。
应用这种技术可以获得全方位的现场数据,在实施扫描过程中采用的是3D扫描设备,只要架设好设备便可以自动扫描,不需要其他人员干预,大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扫描效率较高,通常一个雨棚2、3个小时就能扫描完成。在后期处理时,因数据都是实际测量所得,重新设定的方案有较高理论依据,能够很好的匹配到实际情况,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幕墙产品。该项技术已经在方大建科深圳会展湾和湖北广电等多个项目上进行应用,给公司和业主带来实际价值。
四、幕墙智能制造
△ 自动玻璃码垛机器人
上半年,方大建科东莞的智能幕墙生产基地,针对幕墙生产,合作研发了玻璃码垛机器人。该套码垛机器人工作站由2台机器人和1台玻璃翻板机及相关附件组成。采用机器人码垛,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且定位精准,便于后续打胶机器人打胶定位,提高了幕墙生产基地的智能化水平。至此,方大建科已经完成了自动焊接、自动打胶、自动码垛的智能化设备研发及应用,将幕墙加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疫情常态下的方大建科思考
常态疫情之下,政府、社会和行业应该和企业一起,集中研究解决五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的经营压力。
二、建议国家对大宗原材料价格进行监管,建立价格平衡机制,坚决打击乱涨价行为;同时增强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方面的采购供应能力,确保国内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三、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专注创业创新的支持。
四、希望政府保障货运需求。由于疫情反复,各区域防疫政策不一,单一地区或市场很难实现全产业链的有效供应,属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区域联系,实现原材料供应的调配机制,让生产所需的关键材料即到即发。
五、建立平台,加强幕墙行业上下游的沟通,共探发展路径。
同时,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也应该尽快在如下几个方面补齐短板并完善自身: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完善管理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对工作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为应对突发,加强远程工作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防患于未然。
三、进行产业链整合。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度整合,共同对抗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幕墙生产基地及建设工地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数字化转型。
五、近年来受地产行业影响,幕墙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风险和压力,企业经营质量是决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方大建科将继续做好经营风险控制,保持住行业经营状况、资信最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因自身经营风险给客户、合作伙伴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