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广州塔主动吸引闪电击中引雷针:建筑之外,幕墙防雷应该怎么设计?

作者:幕墙工程网 时间:2024-04-23 09:45:15

  4月20日,广东多地出现雷阵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20日19时-20时,广州塔连续6次接闪,据了解,广州塔塔尖安装了引雷针能够主动引导雷电,并将引来的雷电带入地下。引雷针又称“接闪杆”,这是一种常用的避雷装置,雷电发生时将起到“接闪”作用,主动吸引闪电击中引雷针,为建筑物防雷。通过这种方式,广州塔周边建筑遭到雷击的概率相对降低。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主体本身防雷装置虽很完美,但进行幕墙围护建筑物后,建筑物自身的防雷装置由于幕墙的屏蔽效应,不能直接起到防雷作用,闪击往往变成对幕墙的侧击。那么,建筑幕墙应该如何进行防雷设计?

国家规范、标准对幕墙防雷的具体要求

  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第4.4.13条规定:“玻璃幕墙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的有关规定。幕墙的金属框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连接部位应清除非导电保护层。”
  JGJ133-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第4.4.2条规定:“金属与石材幕墙的防雷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幕墙结构中应自上而下地安装防雷装置,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2、导线应在材料表面的保护膜除掉部位进行连接;
  3、幕墙的防雷装置设计及安装应经建筑设计单位认可。
  ”GB/T21086-2007《建筑幕墙》第5.2.2条规定:“建筑幕墙的防火、防雷功能应符合JGJ102、JGJ133的规定。”第14.9条规定:“防雷检验应测量幕墙框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电阻,幕墙表面潮湿或其他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情况下,不宜进行电阻的测量。”
幕墙雷击的危害及幕墙防雷的必要性
  幕墙按其用途及其结构特点主要分为玻璃幕墙和非透明式玻璃幕墙,其中玻璃幕墙分为点支式玻璃幕墙、框架式玻璃幕墙、全玻璃幕墙;
  非透明式玻璃幕墙分为铝合金单板幕墙、铝塑复合板幕墙、蜂窝结构幕墙、石材幕墙。
  无论哪种幕墙,都是由金属龙骨框架与带有装饰效果的板材组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金属龙骨框架最小截面及厚度均作为防雷接闪器,且满足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5.2.1条关于接闪器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主体本身防雷装置虽很完美,但进行幕墙围护建筑物后,建筑物自身的防雷装置由于幕墙的屏蔽效应,不能直接起到防雷作用,闪击往往变成对幕墙的侧击。
  然而,我国现行的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施工图集对幕墙防雷内容的阐述尚不明确,实际工程中往往忽略幕墙防雷的设计,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假设强大的雷电流IKA侧击至幕墙b点处,由于幕墙未作接地保护,幕墙的金属龙骨感应电荷不能泄流,室内处于与b点相近标高处的人体在触摸室内金属导体时,a点与b点将会产生极大的电位差,人体瞬间触电,极其危险。
640 (1).jpg
640 (2).jpg
  根据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第4.4.13条规定,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女儿墙顶与结构柱底部预留金属埋件,通过金属构件将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
  如图2所示,假设雷电流IKA侧击至幕墙b点处,由于幕墙金属龙骨与主体结构竖向贯通,雷电流IKA沿图示方向泄流,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KA=I1+I2,由于I1与I2泄流过程中对地电阻相差很大,在此情况下,室内处于与b点相近标高处的人体在触摸至室内金属导体时,a点与b点将会产生极大的电位差,人体瞬间触电,极其危险。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雷电流侧击幕墙均对室内人体造成极大的威胁,故本文提出在主体施工时,除在主体女儿墙顶与结构柱底部预留金属埋件外,还分层增设金属埋件,通过金属构件将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如图3所示。
  假设雷电流侧击至幕墙b点处,由于幕墙金属龙骨与主体结构横向竖向完全贯通,雷电流IKA沿图示方向泄流,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KA=I1+I2+I3,由于I1、I2与I3泄流过程中对地电阻相差很大,IKA≈I3,在此情况下,室内处于与b点相近标高处的人体在触摸至室内金属导体时,a点与b点的电位差几乎为0,人体安全。
640 (3).jpg
  根据以上3种情况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做好幕墙防雷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了更好地验证上述分层预留金属预埋件幕墙防雷措施的必要性,本文模拟搭建一个Φ200mm、高20m、宽4m、长6m的5层钢筋结构,如图4所示,假设雷击电流幅值为20kA,通过ATPDRAW软件编制计算机程序,计算得到其正面电流分布及顶层电流分布分别如图5及表1所示。
640 (4).jpg
640 (5).jpg
  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主体施工时,除在主体女儿墙顶与结构柱底部预留金属埋件外,还分层增设金属埋件,通过金属构件将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雷击电流通过金属导体层层分散泄流后,各分支导体的电流分布占比趋于一致,在此前提下,同一标高处室内与幕墙处的电位差几乎为0,可最大限度地保证人身安全。
建筑幕墙的防雷设计要点
   以明框式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为例,简述其幕墙防雷设计要点。
  1、明框式玻璃幕墙防雷设计要点
   明框式玻璃幕墙防雷横向剖节点及纵向剖节点分别如图6及图7所示。
640 (6).jpg
640 (7).jpg
  a.铝合金最小截面为50mm2,厚度2.5mm(一般情况,需对幕墙厂家提要求)。b.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建筑物装设均压环,环间距离不大于12m。              
  c.幕墙的金属立柱作为引下线与均压环连接,间距不大于10m。
  d.幕墙均压环与主体结构引下线连接点须可靠连接,通过直径为12mm圆钢进行焊接,其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表面二道防锈漆处理。
  e.幕墙立柱通过4mm厚不锈钢板和直径为12mm圆钢与幕墙均压环相连,其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表面二道防锈漆处理,镀锌钢板与幕墙立柱接触部位须将接触面上的锈蚀和氧化膜去除。
  f.幕墙上、下立柱之间采用400mm长铜编织带连通,铜编织带截面不小于25mm2
  g.在易受雷击的女儿墙顶部、檐口处、挑檐等处均应设置均压环,并将雨棚、悬挑金属构件与均压环可靠连接。
  h.要求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埋入的每个预埋件的直锚筋应与圈梁中的钢筋用绑扎法连接或焊接。
  2、石材幕墙防雷设计要点
  石材幕墙防雷横向剖节点及纵向剖节点分别如图8及图9所示。
640 (8).jpg
640 (9).jpg
  a.龙骨最小截面为50mm2,厚度2.5mm。
  b.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建筑物装设均压环,环间距离不大于12m。
  c.幕墙的主龙骨作为引下线与均压环连接,间距不大于10m。
  d.幕墙均压环与主体结构引下线连接点须可靠连接,通过直径为12mm圆钢进行焊接,其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表面二道防锈漆处理。
  e.幕墙主龙骨通过4mm厚不锈钢板和直径为12mm圆钢与幕墙均压环相连,其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表面二道防锈漆处理,镀锌钢板与幕墙主龙骨接触部位须将接触面上的锈蚀和氧化膜去除。
  f.幕墙上、下龙骨之间采用400mm长铜编织带连通,铜编织带截面不小于25mm2
  g.在易受雷击的女儿墙顶部、檐口处、挑檐等处均应设置均压环,并将雨棚、悬挑金属构件与均压环可靠连接。
  h.要求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埋入的每个预埋件的直锚筋应与圈梁中的钢筋用绑扎法连接或焊接。
  i.铝板幕墙在选材上注意宜选用单层铝板而不选用铝塑复合板,因为复合板中间夹的聚乙烯塑料是不能导电的,致使复合板幕墙无法接地,无法预防雷电对建筑物幕墙的危害。
文章来源:城市幕墙